•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生活信息
  • >
  • 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生活信息

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2023-11-15来源:济宁淘屋网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其中谈及了各方面比较关心的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潘功胜指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务实,金融风险高效率,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关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潘功胜指出,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订实行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备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健全具有软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缺失机制,提高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

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指出,行业发展长周期兴旺背景下,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高杠杆、低负债、高周转”经营,资产负债快速扩张,叠加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疫情冲击等。

潘功胜指出,近三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采行了多项措施,金融部门因应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提高行业融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括实施“金融16条”,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调整首付比、按揭贷款利率等宏观审慎金融政策。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加上房地产政策效果显出以及市场的自身修缮,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潘功胜认为,目前,房地产涉及贷款占到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在中国,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高效率。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因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金融机构维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符合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市场需求。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潘功胜指出,总的看,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地方政府债务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用作基础设施投资,一般有实物资产反对,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好的于是以外部性。二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规模较小、经济快速增长较慢的省份,他们有能力自行消弭债务。

据介绍,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支持地方政府稳健消弭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