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得知,中国划界四条耕地和生态“红线”:具体全国实际划定不低于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划界陆域生态维护红线不高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维护红线不高于15万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杨浚在当日举行的座谈会上指出,开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是编成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基础性工作。最新编制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专责划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维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守好耕地和生态红线,全国实际划界不高于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维护红线不高于15万平方公里;
二是落实耕地保护优先序,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各省份实际划界城镇开发边界范围掌控在2020年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的1.3倍以内,倒逼各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大存量用地盘活力度,增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三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协商各类专项规划空间市场需求和矛盾冲突,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实施“多规合一”;
四是同步建设全国统一的“数、线、图”一致的数字化平台,为创建“数字国土”和“智慧国土”、构建国土空间全域仅有要素仅有生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础,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