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专责:姜晓丹
制图:郭 祥
得益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租生活”开始为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所拒绝接受,“出租经济”成为互联网创意创业的热门。不论是共享汽车还是共享衣橱,就市场而言可以盘活闲置资源,对个人而言可以以较低价格享受更高品质生活;而在线缴纳、信用体系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让出租显得越来越非常简单。“出租一族”有什么特征?“出租经济”如何避免泛化?如何让消费者“安心租”?
穿着租来的衣服,用着租来的手机,饲着租来的宠物……时下,“租一族”沦为一股新潮流,“出租”也已经从原先的租房、租车向着更为广泛的范围拓展,从服饰箱包到数码产品,从家用电器到儿童玩具,甚至绿植盆栽、萌宠动物,几乎“万物可租”。
租赁经济的快速发展归功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减少了出租双方信息沟通的成本,打通了信用、支付、物流等环节。“租经济”快速沦为互联网创意创业的热门领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租一族”多为95后,消费注重实用性、性价比和高品质
“玩具租赁新鲜又环保。”北京海淀区居民魏妍说道,“我们家孩子讨厌大型仿真汽车,但是家里是小两居,买回来非常占到空间,玩腻了二手转卖也麻烦,但在网上租就方便多了。”魏妍在一家玩具出租平台筹办了季卡,每次可以选租大、中、小三件玩具,她通常会给孩子租一辆大型遥控电动车、中型轨道玩具和一辆小巴士。“平台允诺这些玩具经过消毒工序,卫生不是问题。”
比起微信或挤迫地铁,河南省郑州市某高校研究生罗杰更愿意租共享汽车。“一般共享汽车的费用是一公里一块钱,一分钟一毛钱,路程和时间相加计算出来,每次出行的费用也就三五元,比打车低廉多了。这些车多是国产新能源电动车,污染也小。”罗杰所在学校附近另设共享汽车停放在点,所以共享汽车成了她出行的又一自由选择。
“东西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过“出租生活”,租车旅行、租无人机照片……通过出租,生活可以丰富多彩。据蚂蚁金服大数据,“租一族”的典型用户画像是95后,消费侧重实用性、性价比和高品质,生活追求风格、关注身体健康。对于他们来说,租不仅是一种经济便捷的消费方式,更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态度。
艾瑞咨询公布的《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及用户研究报告》显示,用户作为使用者用于他人分享物品或服务的主要原因是使生活更加身体健康有效率,他们指出这是一种绿色消费,能减少环境污染,在节省开支的同时需要符合自己的个性化市场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荆林波表示,一些消费者经济水平受限,但出于特定场合的必须,他们有适当的品牌追求,所以一些高单价商品的租赁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巨大,市场环境成熟,但要防止“共享”或“出租”的一般化
“与国外相比,国内已形成的网购消费习惯、便利的信用免押和成熟的物流体系,为分享租赁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时尚女装租衣平台衣二三有关负责人雷峥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出租经济”快速兴起获取了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资源调度、实时监控等精细化管理效率大幅提高;在线支付技术让分享租赁的交易变得轻而易举;信用体系的创建让分享租赁可以构建“免押”;租车等物流体系的完善,让物品光阴更加高效。
一方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市场环境相对成熟期,“租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一起。比如提供服装租赁的“衣二三”“女神派”;做玩具出租的“宝贝半径”“玩具超人”;出租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的“乐租商城”“抖抖家居”等;甚至还有专门租赁宠物的平台。其实,消费者熟知的“摩拜单车”“ofo”和分享充电宝“街电”等也是“租经济”。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布局“出租经济”,淘宝上线淘宝出租,提供全品类的租赁服务;蚂蚁金服投资多家分享出租企业,牵涉到服装、数码、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租经济”未来的发展空间更辽阔。艾瑞咨询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共享经济规模为2519亿美元,中国市场占到比33%。预计到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规模将达2300亿美元,占比超强四成。国家信息中心预计未来5年,我国共享经济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但“出租经济”要实现持续的经济效益产出,还有很长的路要回头。目前大部分初创出租平台运营依赖融资,同质化竞争严重。一个商业模式有盈利能力才可持续。
荆林波警告,要防止“共享”或是“租赁”的一般化,创业者要保持理性,不能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还要评估市场容量,选好适合分享出租的产品,找准盈利模式。
“安心租”尚待完善,要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
“出租平台会提前告知玩游戏具有哪些轻微的损毁,但有一次给孩子租滑板车,车主前一天才给我打电话说道玩具备问题不能配送,孩子很沮丧。虽然平台说明这是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到,但我实在如果玩具备质量问题就不应该放到平台上出租。”魏妍向记者描写了一次不无聊的出租体验。
类似这样让消费者不敢“安心租”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租到的衣服上还尚存浓烈的香水味,衣服丢弃了一粒纽扣就被拒绝支付高额赔偿金等。此外,在租赁过程中,租赁平台和消费者之间环绕商品质量发生纠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消费者在出租过程中,如果导致物品损坏,但不是出于恶意,经营者不应按照实际损害赔偿的原则,对出租物价格进行折旧计算后再要求消费者赔偿。
“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隐患,让消费者在拥抱“租生活”时有所疑虑。刘俊海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经营者获取的商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导致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或将消费者个人信息泄漏,经营者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予以赔偿金。另外,若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失,仍向消费者获取,导致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丧生或者健康严重伤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给与所受损失两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金。
如何推展共享出租有序健康发展?专家建议,不应创建与分享出租相适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强化数据安全预警和本源能力。刘俊海说道:“要建立消费者友好型的协同治理体系,还包括行业自律体系、媒体监督体系、行政监管体系、消费者教育体系与自我维护体系。只有多方共同发力,才能打造一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多输掉分享、包容普惠的出租市场生态环境。”